日本。熊本城(1):日本三名城之一

18_00_熊本城
本城是日本江戶時代,
由建城名家加藤清正、藤堂高虎所設計建造的城堡中,最為出色的城堡,
這三座即為名古屋城大坂城熊本城
因此能來到九州熊本,「熊本城」便是不可錯過的景點。
雖然Day2已有所延遲,但「熊本城」是必排行程,
熊本城幅員廣大,走一趟快一點起碼要1~2小時,若是慢慢欣賞也要3小時,
距離中午前往阿蘇的班次還有3個多小時,所以並不擔心,可以放心地在熊本城緩慢地逛逛!

18_01_下車站
▲熊本市電「熊本城‧市役所站」。

從熊本站搭乘市電到「熊本城‧市役所站」經過7站,約20分鐘左右到達。

18_02_周邊案內
▲站牌旁的周邊案內,詳列此站的附近的景點與方向指示。

許多熊本市的重要景點都在「熊本城」附近,
像是「櫻の馬場 城采苑」、「熊本市現代美術館」……等,
詳細的地圖與方向指示,日本的旅遊資訊真是隨除可見,完全不需擔心迷路!

18_84_長塀
▲熊本城長達242公尺的「長塀」。

加藤清正將「坪井川」作為熊本城的護城河,
於河邊築了一道長長的城牆,被稱為「長塀」,
長約242公尺,是日本現今最長的塀。

18_85_熊本城地圖
▲熊本城地圖。

根據熊本城所提供中文簡介的探訪路線有3條:
(1)大手門路線:約60~90分,是由正門登城的傳統路線。
西/南大手櫓門→頰當御門→宇土櫓→暗御門→天守閣→本丸御殿
(2)石牆路線:約90~120分,可感受熊本城獨特石牆建築的「武士返」。
竹之丸→兩樣石牆→飯田丸五層櫓→宇吐魯→暗御門→天守閣→本丸御殿
(3)櫓/石牆線:約100~130分,體驗倖免於戰火的重要文化遺產建築群。

竹之丸→東十八間櫓等→源之進櫓等→兩樣石牆→飯田丸五層櫓→宇土櫓→暗御門→天守閣→本丸御殿
由於下車的地點「熊本城‧市役所站」靠近長塀,最接近的大門為「須戶門」,
再來是逛城的時間約2~3小時,而且一路上必定會走走停停,
所以選擇了「石牆路線」,由須戶們入城後,
經竹之丸進入熊本城的天守閣、本丸御殿,將熊本城最為重要的文化財一網打盡。

18_03_護城河
▲沿著長塀通,往「須戶門」走去,已經可以看到「須戶門」附近的「平櫓」。

熊本城是豐臣秀吉旗下大將加藤清正受封為熊本城主後於1601開始動工、1607年完工的城堡。
熊本城佔地約98萬平方公尺,擁有3座天守閣、49座櫓(「櫓」是指城上供防禦而無頂蓋的瞭望樓)、18座櫓門、29道城門,
規模相當壯觀,是牢不可破、堅不可摧的名城,其中以稱為「倒武者」(武者返し,意即「讓軍隊想放棄」)的石牆最為出名,
又斜又陡的石牆讓敵人不易爬上,就算爬上了也會被駐守於上的軍隊所擊下;
西南戰爭時,就連以西鄉隆盛為總帥、以英勇出名的薩摩武士,
使用加藤清正於建築時尚不存在的大砲等武器攻城52日依舊失敗。

日本織豐時期至江戶初期所建的城堡中,熊本城是少數成為戰場且還留著城郭的城堡,
在日本這類的城堡並不多,僅剩福島縣的鶴城、兵庫縣的姬路城等。

18_04_熊本城入口
▲過了廄橋,看到左手邊的稻荷神社,熊本城的須戶門就在稻荷神社旁的馬路盡頭。

18_05_熊本城稻荷神社

18_06_熊本城入口
熊本城以「易守難攻」出名,才走到須戶門即可感受到身旁這些高大傾斜的石牆真壯觀,可想見越往熊本城中心的機關重重。

18_07_平御櫓

18_08_須戶門口
▲由於有購買熊本市電一日券,可以使用一日券上的設施優惠券以團體的價格購買熊本城門票,原價¥500,團體價¥400。

18_09_各種語言的旅遊介紹
▲購票處提供的各種語言的熊本城介紹DM。

18_10_紀念章
▲DM上提供蓋紀念章的空間,一旁還順便介紹「肥後六花」,

肥後是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位置就位於現今熊本縣之處;
這六種花分別為肥後椿、肥後菊、肥後牽牛花、肥後芍藥、肥後山茶花、肥後唐菖蒲,
皆為熊本特有種,其特徵為單層花辮、美麗花蕊、優雅花色。

18_11_肥後六花園
▲踏進「須戶門」,首先來到「肥後六花園」,滿園綠意,
再加上當天天氣之好,晴空萬里,如此美景,也讓人心情大好!:)

18_12_肥後六花園
熊本城內廣植銀杏,故有「銀杏城」之稱,
加藤清正在城內廣植銀杏是考慮到萬一發生圍城戰時,城內需要有食物供應,
甚至連城內鋪床的材質,都是利用里芋的莖曬乾做成的,可以作為圍城戰時的戰備存糧。
加藤清正預言城內的銀杏樹長的跟天守閣一樣高的時後會有戰亂。

正當銀杏樹長的跟天守閣一樣高時就爆發了西南戰爭。

18_13_肥後六花園
▲竹之丸廣場。

18_14_鴿子到處覓食

18_15_飯田丸五層櫓
▲飯田丸五層櫓,位於高起的石牆之上,還真不知要怎麼樣才能走到那邊,光是望過去就覺得很累!

18_16_高起的城牆
由竹之丸旁的道路往本丸御殿、天守閣的方向走去,
迎接我的是一層又一層高起的石牆,傾斜而壯觀的石牆,
幸好石階並不多,否則還沒到到熊本城中心就會累個半死,
不過這天氣溫也高,非常悶熱,
原來穿著的外套脫下來綁在腰間,且迫不及待地喝著隨身攜帶的水。

18_17_開始爬牆

18_18_不多階 但每階都很厚

18_19_五階櫓跡
好不容易來到飯田丸五層櫓的附近,這裡是熊本城的西南處,
原本是高高的懸崖,加藤清正將此建為高石牆,
這座城樓本為竹之丸到飯田丸的通道而設計,因不與其他地區相連,又被稱為獨立城樓。

18_20_五階櫓跡

18_20_樓梯

18_21_二階石牆
來到兩樣石牆,從照片中的石牆可以看出兩塊不同的石牆相連,
無論是石牆的角度還是砌築的方式皆不同,右邊的石牆斜度較為平緩,是築城時所建,
而左邊角度突然變得陡峭的石牆,則是後來加築的,
透過石頭的形狀、砌築的方式可以了解石砌技術的演變。

18_22_接近本之丸及天守閣
透過爬樓梯經過了一層又一層的石牆,宏偉的熊本城中心-大小天守閣及本丸御殿就在眼前。

18_23_天守閣

總算來到天守閣之下,在毫無遮蔽的大廣場上抬頭忘了天守閣,
非常之壯觀,也讓人迫不及待想進入天守閣仔細瞧瞧。

18_24_五郎掛頸石
▲廣場上的「首掛石」,重1.8噸,這是建築熊本城的傳說中,最有名的一篇。
相傳這塊呈凹字型的石頭,幾個男人合力也搬不動,

卻由一位名為橫手五郎的大力士掛在脖子上走了兩公里由花崗山搬運過來;
天草動亂時,城主加藤清正殺死了五郎的父親,
五郎假扮石工混入城內暗殺加藤清正;不料風聲走漏,
五郎被換到挖水井的工作,並準備投入大石將五郎砸死,
沒想到五郎接住石頭並置於腳下,不斷往上爬升,
最後眾家臣命中人拋入大量細沙才將五郎活活埋死。

18_25_天守閣

大小天守閣:大天守閣高約29.5m,外觀3層、內部6層;
小天守閣高約19m,外觀2層、內部4層,兩者地下皆還有1層。

18_26_天守閣

18_27_天守閣

18_28_本之丸地道

由於身處天守閣的後方,但天守閣前後方的土地高低不同,
必須穿越本丸御殿的一樓(看起來像地下室,此通道稱為「闇り通路」)到天守閣前方,
才能依序參觀天守閣或本丸御殿。

18_29_本之丸地道

18_30_通至1樓的樓梯
▲其實本丸御殿的正面在此,目前修復工程僅重現樓梯,

由此上樓其實就可以直通本丸御殿的二樓大廳;
但現今的通道為經過此段至天守閣正前方後再前往本丸御殿觀展或天守閣賞景。

18_31_熊本城的另一面
▲天守閣正前方,壯觀無比。

18_32_熊本城的來園紀念
▲別忘了到天守閣前廣場與熊本城娃娃合照留念喔!:)

【To Be Continued…】

熊本城相關網站:
◇熊本城.com:http://www.kumamotojo.com/
◇熊本城官方網站:http://www.manyou-kumamoto.jp/castle/
◇熊本城旅遊資訊:http://www.zipangguide.net/travel/sight/kumamoto/kumamoto_cast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