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經典老爺車-充滿衝突卻不失溫馨

經典老爺車.jpg
片名:經典老爺車(Gran Torino)
導演:克林伊斯威特
卡司:克林伊斯威特、畢范、安妮赫爾、克里斯多夫卡利、約翰卡羅林區……
官網:http://blog.xuite.net/warner.bros/grantorino

我的評分:9/10
IMDB評分:8.4/10

寫這篇文章時,正好看到克林伊斯威特將獲得今年坎城影展的終身成就獎,真是實至名歸,不論是幕後還是幕前,克林伊斯威特都做得恰如其分,像是他所導的《登峰造極》或演出的《荒野大鏢客》系列及少數的文藝片《麥迪遜之橋》。

曾是韓戰老兵的華特,總是封閉自己的心房,他和自己的兒子不曾談心過,而他所居住的平靜社區搬來了許多亞洲人,有種族歧視的華特也討厭他們,教堂的神父也在華特妻子過世後,積極地想幫助華特,卻因華特不信任宗教而被排斥。個性固執的華特幫助鄰居-苗族女孩蘇逃離黑人魔掌後,蘇便常常邀請華特參加他們家族的活動,華特能否走出孤獨,邁向社會的懷抱呢?

◎家人 無法交心
華特在韓戰時殺了許多小孩,這樣的行為讓他的心中有了罪惡感,也因此他與人相處總是惡言相向,那是他的保護膜,他無法展現「愛」,也正因如此,他無法和他的孩子交心;他的孩子、孫子只有需要他、利用他時才會打電話關心聯絡,妻子的喪禮上,孫女穿著露肚臍的衣服,孫子說著些奇怪不敬的話,也讓他心灰意冷。他其實曾試著想和兒子聊天,也可能想告知兒子自己的病況,但卻因為兒子說「忙」而放棄。

◎牧師 對宗教的誤解、懷疑
最了解的華特的妻子在過世前曾對牧師表示,她希望華特可以向牧師懺悔,因為她知道這輩子華特始終帶著仇恨與罪惡生活著。而華特與牧師在討論生與死時,華特總以韓戰時生存環境的惡劣來討論死,他反而對於生命不是很有感觸,他始終活在過去韓戰的氛圍當中,這大概也是他總是與人發生衝突的原因之一吧!牧師始終都在關懷他,雖然華特與牧師的片段不多,但可以看出,牧師越親近他,他也漸漸開啟心房。

◎朋友 男人的對話模式-粗話
他和同齡的老伯、理髮店老闆的對話模式超妙,幾乎句句不離髒話;起初我對於這些台詞有點刺耳、反感,認為他是個愛碎碎唸且憤世忌俗的人,但看到他與好朋友相處亦是這份德性時,你會發現這便是他的特殊才能-黑色幽默,每句話都展現了他不凡的幽默感,讓人會心一笑。

◎鄰居 超越了文化與種族的藩籬
電影的故事背景是建構在一群苗族人在越戰中犧牲奉獻,為美軍提供後援、醫療與最後的撤退掩護,因此在美軍撤離越南之後,擔心被越共清算鬥爭,美軍運用外交手法將這些苗族人送到美國。這群苗族人,對於美國這個種族大熔爐還不大熟悉,他們還是保有自己種族的那份習俗與應對,故與美國社會習性有點格格不入;當華特解救蘇後,蘇感謝華特的幫助,便送了華特許多鮮花、蔬果、好吃的食物與關懷,雖然華特不接受,但多次後,成為大家心目中英雄的華特也接受了,他與蘇一家人交往,幫助蘇的弟弟邵調整心態、學習工作能力,融入美國社會。

電影片名的確造成不知劇情的觀眾疑惑,但看過電影後,應該可以了解這台1972年出廠的福特 Gran Torino便是華特的象徵,多年來華特對此車的悉心照護,使它看來還是一如既往的新穎、酷炫,也難怪黑幫會要邵去偷這部車。而Gran Torino過去總被深鎖在歌庫,正如華特老是封閉心房一樣;華特不隨社會流行隨波逐流的個性,他依舊是過去的他,也因此他希望未來車子的主人不要將車子改裝。

電影裡描述了寫實的社會狀況:如槍枝氾濫、黑幫勢力,華特這個來自舊社會的老人,原先對於現代社會的快速變遷無法適應,他總是用他自己的辦法去解決一切事情,當他發現事情超越他的控制時,他犧牲自己去改變,希望能讓現狀好轉。牧師曾在華特妻子的喪禮上提到「苦於痛苦之中,樂於救贖之中」,這句話就是貫串全片的關鍵,華特最終以了結的方式來獲得救贖,也代表他走出了困擾他許久的韓戰經驗。

也曾是韓戰老兵的克林伊斯威特,與劇中的主角華特有非常多相同的背景,也因此他演來特別得心應手,就像在演他自己。這部電影包含了文化、種族、家庭、社會等元素,看完後激發了我許多的想法,而電影後勁也很強,讓我熱淚盈眶。據說這部電影可能是克林伊斯威特息影前的最後演出,意義非凡,他所導的電影不斷地反映社會現狀、探究人性深層,幾乎部部都是經典;我想「經典老爺車」可說是部份影展的最大遺珠之一。

經典老爺車_票.jpg